红网湘潭县分站10月24日讯(县网综合)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共湘潭县委、湘潭县人民政府紧紧围绕“现代壮县 幸福莲乡”主题,坚定实施“强工壮县、惠农富民”举措,各方面的工作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。
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,县域实力更加雄厚
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27.3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96亿元(预计数,下同),地方财政总收入由17亿元增加到28.66亿元,固定资产投资由101.2亿元增加到252亿元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8.9亿元增加到92.5亿元,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三次跻身全省十强(排名第七)。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、文化先进县、粮食生产标兵县、生猪调出大县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、绿化模范县、民政工作先进县、中华诗词之乡;湖南省全面小康经济强县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、文明县城、“六五”普法先进县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、“芙蓉杯”水利建设竞赛先进县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、安全生产先进县、知识产权示范县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、旅游强县等荣誉。
坚持一区多园为引领,示范效应更加凸显
天易示范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20%以上,综合实力稳居省级以上园区第一方阵,先后获批省“两型”园区、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、中国湘商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园区。四年累计建成投运50个产业项目,先进装备制造、食品医药、新材料三大产业占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93%以上(以下数字均为2016年底统计数据),食品医药产业突破百亿产值;累计批回建设用地1.14万亩,较好地保障了项目建设需求;累计实施重点基础设施项目150个,一座产城融合、宜业宜居的天易新城坚实崛起。实施“一区多园”战略,在天易示范区的引领下,乡镇工业园蓬勃发展。茶恩竹木工业园获批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,青山皮鞋工业园积极创建省级工业集中区,“一区引领、多园支撑”的工业发展模式成为全市示范。
坚持壮大产业为主线,发展基础更加坚实
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.8∶50.6∶28.6调整为16.7∶49.5∶33.8。农业经济质效并举。粮食总产量保持在75万吨以上,年出栏生猪200万头以上,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3家、特色农产品基地150个、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示范社52家,农机装备水平连续十一年稳居全省前列。获得“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”政策支持,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初具规模,率先在县级建成省特色产品(湘莲)质量检测检验中心,发展湘莲、水稻、油茶、楠竹特色种植130万亩以上,建成农副产品加工业项目50个,新增规模以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10家,2016年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40亿元。工业经济量质提升。规模工业企业由184家增加到218家,规模工业增加值由94.9亿元增加到139亿元。高新技术企业由9家增加到23家,高新技术产值由45.5亿元增加到260亿元。建成省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,获得授权专利600余件。新增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1家。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个,省著名商标、名牌产品16个(件)。煤矿、石膏矿全部关闭,小造纸、小水泥企业全面关停,万元GDP能耗下降20%。第三产业精彩纷呈。同丰·中央广场投入运营,“特色中国·湘潭县馆”电商平台上线,阿里巴巴“农村淘宝”进乡入村。梅林桥“都市后花园”开园,“观油菜”“采春茶”“赏荷花”“品脐橙”等主题乡村旅游深入推进。房地产交易博览会、青山桥鞋业联盟首届全国皮鞋订货会等活动成功举办。新增上海农商行湘潭县支行、长沙银行湘潭县支行、湘淮村镇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,县信用联社改制组建天易农商行,金融支撑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。
坚持项目建设为抓手,发展后劲更加充沛(湘潭县以项目助推经济增长的经验获国务院表彰推广)
累计争取上级批复投资项目168个,到位国省资金30亿元以上;建设重点工程项目408个,完成投资567亿元。深入开展“招商突破年”等活动,签约项目310个,到位资金120亿元。ADM、海泡石科技等一批新进项目落地生根,文体公园、凯依克物流、动力配件产业园、子敬学校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,新向维、碧桂园、珠江啤酒、敏锐科技、五矿江南钢构、宏信创新创业园等一批产业项目竣工投运,芙蓉大道、湘莲大道、省道S313湘潭县段、千吨级码头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使用,天易金霞小学、艺体馆、天易生态水厂、金霞山城市公园一期、滨江风光带(金霞山至银杏路段)等一批民生项目顺利竣工。长株潭城际铁路规划途经湘潭县,酒泉至湖南±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顺利实施。
坚持城乡统筹为方向,人居环境更加优美
按照“打开通道、拓展框架、着重配套、提升管理”的思路,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0亿元。武广大道、天易公路二期、杨柳路、梧桐路、黄莺路等城区主次干道建成通车,玉兰路、银杏路、大鹏路、海棠路等城区核心路段以及40条背街小巷全面提质。城市基础设施维护、环卫清扫实现市场化运作,城区全面实现绿化提质、净化提标、亮化提档,连续四年顺利通过“省级文明县城”验收。城区面积由12平方公里扩大到20平方公里,城市人口由8万增加到20万。坚持“基础强镇、特色兴镇”,花石、石潭获评国家重点镇,乌石、白石获评省特色镇,杨嘉桥、云湖桥、排头等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,谭家山矿区综合治理初见成效。农村交通设施大幅改善,硬化农村公路1500公里,潭衡高速晓南互通即将建成。梅林桥美丽乡村示范片成为全省典型。狠抓农村环境卫生整治,农村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。大力推进生态建设,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5%。
坚持改善民生为根本,人民生活更加幸福
累计实施民生实事项目206个,完成教育、文化、体育、医疗卫生、社会保障和就业、住房保障等各类民生支出100亿元以上,占财政总支出70%以上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.20万元、1.69万元,为2012年的1.5倍、1.6倍。聚力“精准扶贫”,1.95万人实现脱贫,28个省定贫困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。在全省率先实施“五位一体”城乡医疗救助,率先推进困境儿童保障工作,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,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,保障标准不断提高。全民健身中心、非遗保护中心、乡镇文体广场、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阵地全面推进,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。“欢乐潇湘·幸福湘潭·莲乡大舞台”大型群众文艺活动深入人心,首届道德模范评选影响广泛,参与筹拍的《彭德怀元帅》反响热烈。县一中入选全国百强中学,202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级合格学校标准,23所公办幼儿园全面建成,高考本科上线人数、北大清华上线人数连续18年全市第一,教育已成为县域发展的金字招牌。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,中医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,乡镇卫生院、村卫生室条件不断改善,人口计生工作连续保持“国优、省模”。“平安湘潭县”“法治湘潭县”建设取得新成效。在全省率先推行信访“四通工作法”,一批信访积案得到化解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,2016年获得省“安全生产示范县”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,群众安全感、获得感和幸福感逐年提升。
坚持改革创新为路径,行政服务更加高效
积极推进政府机构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合村并镇工作,19个乡镇合并调整为17个,644个建制村合并调整为217个,顺利推进基层服务阵地提质改造。实施“先照后证”工商登记前置审批、“三证合一”、“一照一码”登记制度。深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,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。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,推行全口径预算、财政资金绩效评价,积极推进PPP项目建设模式。加强审计监督,规范土地出让、政府采购、村级财务管理,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断提升。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,全面实施“两集中、两到位”工作机制,288项行政审批实现“一站式”办理,审批时限缩短2/3以上。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、农业“三项补贴”改革。率先开展委托乡镇执法,“扩权强镇”经验在全市推广。累计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149件、政协委员提案406件,答复率、见面率、办结率均为100%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“三严三实”“两学一做”专题教育,着力整治“四风”突出问题,三公经费大幅下降,会议文件精简45%,议事协调机构减少55%,腾退办公用房8000平方米。
供销、移民、气象、烟草、史志、档案、人防、对台、侨务、人民武装、国防教育、民族宗教等工作进展顺利,消防、通信、邮政、供电、供水、供气等部门贡献突出,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、残联、工商联、文联、侨联、计生协、红十字会、科协、关工委、老龄委以及各民主党派和其他社会团体工作不断加强。(完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