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
1.形聲。本義:告狀;控告。
2.同本義。
引证 :訴,告也。 《說文》負孝公之周愬天子。 《公羊傳 · 昭公三十一年》必東愬於齊。 《戰國策 · 齊策》即連楮爲巨幅,廣二丈,大書一「屈」字,以兩竿夾揭之,走訴行御史臺。 明 · 高啓《書博雞者事》
例如 :起訴;上訴;公訴;訴呈(訴狀);訴權(起訴和訴原的權利);訴辯(申訴並辯白);訴牒(訴狀);訴告(上訴;告狀)
英文 :accuse; charge; complain;
3.告訴,說給人聽。
引证 :正遇延平二人,訴說前事。 《三國演義》弦弦掩抑聲聲思,似訴平生不得志。 唐 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並序)》吾與並肩攜長,低低切切,何事不語?何情不訴? 林覺民《與妻書》
例如 :訴怨(對人訴說怨憤之情);訴長道短(原原本本地向人訴說);訴事(陳訴事情);訴屈(申訴冤屈);訴言(訴說)
英文 :tell; relate; inform;
4.求,求助 。
例如 :訴諸武力
英文 :resort to;
5.有事實根據地說人壞話。通「愬。
引证 :取貨於宣伯而訴公於 晉侯。 《左傳 · 成公十六年》公伯寮愬 子路於 季孫 《論語 · 憲問》
英文 :slander;